《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砭术及其起源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 :: 您的第一个分类 :: 您的第一个主题
第1页/共1页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砭术及其起源
1.什么是砭:
“砭”(biɑn)就目前来说,是一个相对生僻的字,通途并不十分广泛。除了“针砭时政”、“针砭时弊”等词语或某些专业领域外,很少有其他用途。那么什么是“砭(biɑn)”?一般的词典均解释均为:中国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的方法。
这种说法究其根源,均出自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一书,(图1—1)因为该书的作者许慎解释说:“砭,以石刺病也”。对于许慎的这六个字,后世许多人不明就里将“刺”解释为“扎”。既然是“扎”,那么当然要用比较尖锐的石针。故此衍生出了用石针扎皮肉治病,为“砭”之说。那么这种解释究竟对不对?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有些望文生义、以今度古、不够全面,有些偏颇,只是说明了原始砭术的一项功能。
因为在古汉语中,“刺”不仅仅是形容“扎”的一个动词,它还有“杀”的词义,并且在古汉语中也具有使动用法,即:使××被杀死(消失)。请看以下三条例证:
其一: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释诂》中解释为:刺,杀也。
其二:同样在《说文解字》中又解释为:君杀大夫,曰刺。
其三:《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刺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何)为,谓之刺之。
以上三例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了,在先秦时期:刺,其训诂有“杀”之意义。其使动用法的引申意义则为:使××被杀死(消失)。同样,在今天“刺杀”二字也是在现代汉语中经常连用的词汇。就好比我们大概没有人把“刺客”理解为拿着尖锐的工具到处扎人的人,而都能正确的理解“刺客”其实就是“杀手”,刺客所干的事情就是要使人的生命消失。“刺”之古韵遗风,由此也可见一斑。
所以《说文解字》一书中“砭,以石刺病也”一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用石制的工具,杀死身体里的疾病(使身体里的疾病消失)的方法,统称做“砭”。
这是距今二千年前,人们对“砭”的正确理解。而在今天我们也应这样认识,而切不可不求甚解、以讹传讹的简单地解释“砭”为: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因为“砭”的起源为石制品,故后世将其称为“砭石”。当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医疗技术时,又被称为砭术。
砭石,如同人类的其他生产工具一样,也经历了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器型也从原始的粗糙到后来的逐渐精致,从早期的单一品种发展到以后的多种器械。依制作和使用的时代不同,大致可分为旧、新石器时代的两大不同类别。
2.旧石器时代的砭石:
砭石的确切起源的日期目前已经无法考证,学者们估计大约在距今25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砭石。这种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所使用的石制工具,受加工工艺的限制,是将形态较为接近所需工具的天然石块稍加打制,制作成十分粗糙的打制石器,代表器物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砧等(图1—2)。
那时人类尚无专门的医疗工具,有了病痛大概更多的是本能地利用自己的双手来揉按病痛的部位,这种无意识的解除病痛的方式开以后中医按摩术之先河。但是,谁又能断定那时的人们不用“砍砸器”、“刮削器”去刺、去刮病痛的部位呢?也想不到用石锤去按摩病痛的部位、以达到减轻病痛的效果哪?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并谨慎的断言:“砭石”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但显而易见的是:因为那时人类的生产力极为低下,故不可能有专门的医疗工具,所以那时的生产工具和医疗工具是没有区分的。也许他们刚刚用石锤砸死了一只兔子,一会儿,又用它按摩了一下红肿的脚踝。总之,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医术“砭石”,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显露出了自己的端倪。
3.新石器时代的砭石:
又过了几百万年,时间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4千年),这时的石器已经从粗糙的打制石器过渡到了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了,这时的石器种类也比较丰富起来了,出现了石镰、石锛、石镞、石棒等器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甚至出现了陶器、骨器等。
以上的这些器物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各自用途外,在医疗方面可以用来实施切割、按摩击叩、点刺和熨烫等砭术。如:
切割:有石刀、石镰、石锛。用以切割病变部位的痈疮,释放出脓血,其作用类似以后的外科手术。(图1—3)
按摩击叩:有石棒、石且。用以按摩、击叩身体不适的部位,用以减轻或治愈病痛。(图1—4)
点刺:有石镞、石针、石笄。用以点刺身体病变的部位和某些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作用类似以后的放血疗法和针刺疗法。(图1—5)
熨烫:有石砧、石核。以热水或火将其加热后,用以熨烫身体病变的部位及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作用类似以后的热疗和灸法。(图1—6)
以上这些器物中值得注意的是石笄与石且。
石笄(图1—7),历来认为此器型是古代人用来盘头发的器物,但考虑到上古时候有不少先民的发型大概如《礼记·王制》所载:“东方曰夷,被(披)发文(纹)身”。所谓“披发”,相对于束发而言,即任头发散落而不去盘起来,假如此器型出土时所处的位置又与头发无关,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有相当数量的石笄,其实是砭石中用于点刺手法的石针,被误定为石笄。
石且(图1-8),即石祖,男性外生殖器状。上古用于生殖崇拜祭祀。但有些所出土的石且男性外生殖器特点并不明显,加之器型偏小,并且出土的环境与崇拜祭祀无关。对于此类石且,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认为:有相当数量的石且,就是石棒,其实是砭石中用于按摩扣击手法的工具,被误定为石且。
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琢、磨、钻孔等技术逐渐产生,这时人们所用的砭石已经比较精致适用了,制作方法也由旧石器时代的打制,改为新石器时代的磨制。其器型较之以前也比较丰富起来,有石刀、石镰、石锛、石镞、石棒等等。
4.玉制的砭石:
需要说明的是,在商殷遗址曾出土过一些玉鱼、玉鹰(图1—9、1—10)等,其实用价值并不是非常明确,一般都认为是帝王贵族的所佩带的装饰品。但实际上它们除了作为王公贵族的装饰品外,还可以作为专用砭术治疗工具,用玉石专门制作,以区别一般百姓所用的石制,也并无不妥之处。所以也可以把它们归于砭石之类。
在这一时期出土的砭石有些器型已经十分接近后世针灸所用“九针”的形态,而且出土的范围也遍及全国,目前所确认的数量也已是多不胜数,如果再考虑到未被发现的、和已经发现的“砭石”,但是未能确定其在医疗上用途的,更是不胜枚举。其实物也散见于国内博物馆,故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大量出土的砭石从一定的角度,证实了在新石器时代和以后的时代,砭术已经普遍地应用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摆脱了旧石器时代无意识的应用砭石的状态,从而进入了有目的、有一定手法去战胜疾病的砭术时期。否则的话,在这一时期不可能有大量而普遍存在的砭石。
但应强调的是,在这一时期,砭具仍然处于一器多用的状态,即可作为日常工具,亦可用做医疗工具。如上述的石镰可用于农作物的收割;有些石锛(图1—11)的大小及形态极似目前某些偏远农村仍在使用的手(音:zhɑo)镰,用以收获谷物的穗部;石刀可作为日常的切割工具;石棒可用做谷物去皮的石磨;玉器也可作为日常的饰物等等。
因为此时的绝大部分人们还处于为生存奔波的阶段,尚未有明确的职业的划分,以专门为人治病作为谋生手段的“医生”也还没有出现,所以也不可能有医疗方面的专用工具。
5.甲骨文中与砭有关的文字
甲骨文(图1—12)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自清末以来所出土的十数万片的甲骨,记录了我国商殷时代历史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从中也可以勾沉出当时砭的踪影。
甲骨文中没有“砭”字,但以下的几个字与“砭”有密切的关系。
其一,殷。
殷,在甲骨文中写法如图1—13。其字型意义表现为:一只手拿着一个尖锐的石针刺向人身体的腹部,借此体现出治病的意思。这也是“殷”的本意。而这种本意在“殷”字以后的所产生的引申义中也有所体现
之一,《尔雅·释言》:殷,中也,正也。说明“殷”既然是用石针刺患处治病,那么一定要刺得准、刺得正,故殷字有“中也,正也”的引申义。
之二,《广韵》:殷,赤黑色也。以石针刺患处,必有血流出。血为红色,故殷字有红色的引申义。所谓“殷红”一词仍为现在所使用。
之三,《说文解字》:作乐之胜,称殷。以石针刺患处治疗疾病,病愈后身心愉悦。故殷字有高兴、愉快的引申义。
之四,《康熙字典》:俗谓周到,为殷勤。以石针刺患处,必须小心、周密、细致。故殷字有细致、周到的引申义。
综上所述,“殷”作为砭石治病的“标本”,无论是其字型和字义都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叙。
叙,在甲骨文中写法如图1—14。其字型意义表现为:一只手拿着一个尖锐的石针,借此体现出治病的意思。这也是“叙”的本意。
《释名·释典艺》:“叙,杼也,杼泻其实,宣见之也。” 以石针刺疮痈患处,令脓血宣泄流出,则是“叙”的本意。以后有表达、说出的引申义。
其三,医。
医,在甲骨文中写法如图1—1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箭矢等物品放在匣中,似与治病无关。但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正确的解释应当是:其放在匣中箭矢为石镞、为石针、为治病用的砭石。其字型所表现的意义为:一个尖锐的石镞,放在一个匣子里。它表明了一种技能,即“医”。而这种技能可以治好人身体的疾病,使其从死亡的边缘还生。所以“医”字训“生”。所谓“医生” 也沿用至现代,既是古韵遗存的明证。
这并不是一种推测,近代考古所出土的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
1973年,在今河北省藁城市台西村商代遗址曾出土了放在一只黑色朱彩的带盖扁长方体漆盒内的砭石器具,这就是对当时“医”的实物证明(图1—16)。
我们如果排除远古先民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按摩,以及后起的人们对药学的不断认识发展等因素,再结合甲骨文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证明,则完全有理由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的“医”及医术,最初起源于砭及砭石。
…………
引用: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在线看:
http://photos.i.cn.yahoo.com/05100075452/
伏羲九砭(砭术保健)及部分“泗滨神砭”产品图片:
http://photo.163.com/photos/bianshiblog
山东华泰网页:
http://barter.cn.bosslink.com
bianshiblog@hotmail.com,huataibarter@gmail.com,130-711-71763;
作者:砭石博客,山东华泰集团、华泰物探中心(华泰地矿)总经理助理;
兼山东华泰泗源砭石矿业地矿分析中心副主任、山东华泰易货技术总监;兼北京东方红太阳中医药技术研究院股东、北京东方红太阳中医药技术研究院资深培训师,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作者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东方红太阳中医药技术研究院,本院院长为原中国保健按摩学会秘书长王国顺,本院定位于全球化培养中医药养生保健人才,传播道藏养生文化,“山东华泰”为本院股东之一,本院管理北京凯泽道家养生馆。交流: huataibarter@gmail.com,bianshi13071171763@yahoo.com.cn,x.ly@163.com
(三箱齐发,现在邮件服务常不稳定……)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 :: 您的第一个分类 :: 您的第一个主题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